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、通訊員穗文宣報道:昨日,記者從廣州市文廣新局獲悉,今年年初啟動的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,截至9月23日,全市各區共搜集線索906條,接下來,非遺普查將進入項目立項階段。此次普查最後將形成《廣州市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彙編》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清單、非物質文化遺產分佈圖等成果。該局還公佈了非遺線索報料熱線:020-28337048,歡迎市民提供新的非遺線索。
  廣州市文廣新局社會文化處、非物質遺產處處長黃斌介紹,開展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,是為了摸清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家底,制定科學的保護規劃。此次普查不但要摸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量、分佈、保存狀況等基本情況,還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和信息平臺,為下一步制訂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總體規劃,以及合理安排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提供依據,切實保留城市的文化記憶。查漏補缺和填補第一次普查缺漏的類別是本次普查的重點,普查的人員還要調查已列入名錄的代表性項目的生存現狀,予以評估,最後完成登記彙總。
  據介紹,這些線索經過與專家組專家探討後,將進入立項階段。記者瞭解到,天河區擺中元習俗(民俗)和海珠區小洲村嫁女餅(傳統技藝)是其中兩個有希望立項的線索。目前,天河區車陂街沙美地區是全國唯一還保留著“擺中元”這種習俗的地方,距今已有500餘年曆史。“擺中元”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,即是在農曆七月十四開始,在梁氏祠堂內進行陳列與拜祭儀式。為期四天,並對公眾開放。拜祭對象為梁氏祖宗和中元節信奉的天官、地官和水官,祈求風調雨順,五穀豐登。它不同於“鬼節”的習俗,也不是各地共有的習俗。編輯:鄔嘉宏  (原標題:天河擺中元習俗及海珠小洲村嫁女餅或入選非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j93xjej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